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緬甸基督教.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緬甸基督教.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June 19, 2021

敏德起義與欽族難民

 

【敏德起義與欽族難民】


敏德是欽邦人口約45000多(Chin State),以欽族為主的小鎮,90%以上的人都是基督徒。


2月1日軍人政變後緬甸全國人民人非暴力的方法反對軍人政變,全國大小城鎮上街遊行抗議,全國各部門約70%以上的公務員也開始了「公民不服從運動」(civil disobedience movement),然而軍警對手無寸鐵的人民以真槍實彈施暴鎮壓日漸嚴重。至今800多人犧牲和5000多人被被虐、關押。


敏德鎮
在800人喪生後聯合國、東協等組織發揮不了任何作用之後,人民的心志開始轉變。認為不能繼續讓軍警這樣凌辱下去,不能讓人民白白犧牲。故此全國大小城鎮開始組織人民保衛隊 ( People Defense Force),敏德鎮也是一樣,組織了CDF (Chinland Defense Force)。


四月24日軍警在敏德鎮逮捕了7名參與示威的青年人,聽到消息後人民在謬嘛街聚集並要求軍警施放被逮捕的青年,軍警多次承諾釋放但遲遲沒有兌現,更在當天槍擊兩名騎機車路過的青年。


在軍警一再失信的情況下敏德鎮百姓紛紛拿起火槍(獵槍)與軍警開戰,在三天的軍警和人民的衝突中,軍警死傷慘重,並被人民保衛隊圍捕到30名軍人。經過談判,最後達成協議,30名軍人與7名年輕人交換,並要求軍警不再進入敏德鎮區。


幾天後,軍方惱羞成怒從重返敏德,以數百名陸軍和空中支援攻下敏德。市內凡是青年、青壯男人都被認為是人民防衛隊成員而逮捕或虐殺,房屋、店舖被破壞和掠奪。市民為了保命放下家園逃離,進入深山避難,至今被困在山林的欽邦難民約有數萬,因欽邦山高路不便屬緬甸最不易開發的地區,統計也就成了困難。


此類軍警與人民的武力衝突,蔓延至欽邦其他城市,之後到緬甸各

邦,除了欽邦外較為嚴重的還有克雅邦和克崙邦(Kayah State,Kayin State),在此僅提欽邦敏德。


至於那些山林中的難民,目前有教會、欽民族救援組織等非營利機構和一些愛心人士參與救助、整頓和組織。基本上他們的需要主要是糧食、醫藥、遮雨布、燃料等基本用品。


按我們的經歷,給予救助物資只能到最靠近難民區的城鎮與一些組織負責人聯繫並交給他們物資。因進入難民區路段不斷發生槍戰,並有軍警把守不易通過。因此,運送物資的卡車被卡在途中是常有的事情,也有物資被軍警燒毀的事情。


最後,求主憐憫山林中的百姓很快脫困,因為現在是雨季,深山野林中環境惡劣,很多小孩和老人,不知能夠撐多久,願上帝奇妙的保護臨到他們身上。


敏德鎮區地圖

逃離中的難民

下雨了,還是需要離開

逃難中的小孩

運送物資的卡車

運送物資的卡車

一群難民小孩

一處天主教堂




Monday, October 26, 2015

新神緬甸千里行——新加坡神學院華文部緬甸校友會

緬甸新加坡神學院華文部校友會今天結束。此次乃歷史性時刻!
有新神院長、教務主任、副教務主任三位的來到,可見院方非常重視此行和緬甸校友。
新神校友遍及緬甸東西南北,華人福音事工界重要領袖皆屬新神校友,此次聚會大家聚集,這是奇蹟。

培靈主題有:

【禱告】、【捨己】、【征戰】——沈立德院長

談論的專題有:

【聯繫基督的舊約講道】—— 李志秋博士
【領袖栽培、領袖接棒】—— 謝木水博士
增加的專題:
【與青少年追尋四個夢】—— 謝木水博士
【整全讀經法】—— 李志秋博士
(緬甸期待更多這樣神學性的講座)
全體緬甸新神華文部校友合影

沈院長勉勵

謝木水博士介紹學院

李志秋博士帶領敬拜

緬北聖經學院招待全體師生午餐
















Monday, February 23, 2015

『我們只想回家!』 杰洋難民營Je Yang (中緬邊界)

『我們只想回家!』這是傑洋難民營的一位幼兒園老師說的。


            過年前我送學生到中緬邊界的難民營(學生的家人因逃難而離家到了難民營),我學生的弟婦是那裡的幼兒園老師,晚上全營禱告會後我們在家裡的火爐旁喝茶聊天,聊聊全營的狀況,並問道他們最需要什麼,那位老師只說了以上的回答:『我們只想回家!』我相信他簡單回答道出了全營難民的心聲!他們只想回家!


傑洋難民營位於緬甸北部克欽幫之東部,中緬邊界拉查小鎮郊外。由於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之戰爭,克欽邦東部一帶的村民都被迫離開家園逃難,於2011年逃到了中緬交界之溪水邊居住,目前約有八千戶人家。

傑洋難民營主要是克欽族,其中也有克欽獨立軍之親屬。在緬甸的克欽族主要是天主教徒及浸信會會友。營中有一間天主教教會、一間浸信教會,每天早晚有全營的禱告會。
人民沿著水邊居住,因此營裡遍地都是很大的石頭,人家門口就是巨石,因居住的土地稀少各樣資源有限,每戶人家僅得到12x12英尺的空間,住得非常擁擠。在醫療方面來說:營中已有醫院,有一些緬甸國內和幾個中國的志工在那裡服務。

在生活的需要上,有營裡的行政固定每月會分發給一戶人家6000緬幣(200NT)以及幾公斤白米。另外,人民主要靠一點飼養家畜、一點買賣為生,有些人離營過水到對岸中國的香蕉園做挑夫(挑香蕉下山),也有人到中國其它地方打工。因山高、石頭多不宜栽種,這給他們原本就以栽種為生的村民更大的挑戰。

在教育方面,營中有克欽浸信聯會婦女會開辦的幼兒園兩所,難民營行政開辦的一所小學,一所初中,每個班級的人數都很多,有些班級(同年級)加起來都約有三百人,共70多位老師、2000多位學生。



從以上的情況看起來這個難民營似乎基本需要都有了!但我問那裡的一位老師,問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他的回答是:『我們只想回家!』。我相信這句話道出了全營的心聲。但以我一個外來人看整個局勢來說,回去他們原來的家真不知是何時了!因為家園被毀,很多重要的戰略地帶已被軍人佔領成為軍營。故此,那位老師也說營裡的人都是過一天算一天!





新增說明文字

學校

這是每個月要分發給難民的糧食

浸信教會外觀

浸信教會的禱告室

浸信教會


浸信教會內部,用竹子搭起來的椅子

浸信教會內部,用竹子搭起來的椅子

天主教會外觀

天主教會裡面,席地而坐

幼兒園,放學回家咯!

幼兒園的孩子

幼兒園的孩子,放學回家了!

水那邊是中國地,這邊就是緬甸地的難民營


小朋友手牽手,放學回家咯!

有一點害羞,不好意思,嘻嘻!

這就更不好意思!


婦女聯會下的幼兒園

都是用竹子做的!

幼兒園的教室

留下一個紀念,我能夠做些什麼?

跟幾個可愛的小孩子






以愛傳承更新的教會——從馬太福音看教會

弟兄姐妹平安! 歡迎來到神的面前,一起來敬拜,一起學習神的話,一起讓我們的教會教會成為教會。 回到我們一直學習的問題:「教會是什麼?」、「教會應該是什麼?」、「教會在世上的目的又是什麼?」、「怎樣的特質才能讓教會像個教會」。這是我們教會一直在學習的真理,也是我們教會的使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