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緬甸旅遊.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緬甸旅遊.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November 25, 2017

Bagan Archaeological Museum

Brief Hisotry of Bagan Archaeological Museum


        In 1904, Mr. Taw Sein Kho, Superitending the first Archaeological Museum in Myanmar, near the northern cause- way of Ananda Temple at Bagan.
     
        In October 1979, an octag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building to the south of Gawdawpalin Temple was open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hairmand fo the Stete Peace and Development Council, Senior General Than Shwe, the present Bagan Archaeological Museum was opened on 17th April 1998.

        The Museum is situated within the Ancient City of Bagan on the area of 10.97 acres. Its ground plan measum 380 feet from east to west and 360 feet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gound plan is built with the design of projection corners (Kho Nan Choe in Myanmar). The Museum is magnificently adorned with the Myanmar decorative ants. The grand total cost of the Museum building was over 1200 million Kyats.

Museum Show Rooms

  1. Pricipal Chamber (Special Display Room)
  2. Show Room of Bagan Period Arts and Crafts
  3. Show Room of Bagan Period Architecture
  4. Show Room of Bagan Period Palace City
  5. Show Room of Bagan Period Liturature
  6. Show Room of Social Life of Bagan Period
  7. Art Gallery of Bagan Period Ancient Monuments
  8. Art Gallery of Bagan Period Mural Paintings
  9. Show Room of Bagan Period Buddha Images
  10. Show Room of Bagan Period Buddhist Art

General Information 

Opening Hour

 9:30a.m to 4:30 p.m
The Museum is open from Tuesday to Sunday and close on Monday and the gazetted holidays.

Location

Located at the Sout of Gawdawpalin Temple, Ancient City of Bagan, Bagan- Nyaung Oo District, Mandalay Division.

Contact

Tel: 95-61- 60557
Fax: 95- 61- 60269

Entrance Fee

Foreigner: Kyat 5000/- each
Myanmar Citizen: Kyat 500/ each (Adult)
                           Kyat 250/ each (Child)

Friday, August 14, 2015

2015 緬甸水災

緬甸現在算是雨季,跟以往不一樣的是今年連續幾週暴雨,這導致緬甸全國十五省之十三省受災。大批農田被水淹沒;道路、公路、鐵路和房屋被洪水加泥石流給衝滅,緬甸四十多處水壩之水已超過危險線。

最嚴重的有若開邦和實皆省。實皆省17個鎮區的400多個村莊遭災。很多地方交通已斷絕成為孤島,只有直升機可以進出,這也增加了救援隊的困難,這地方有四十多萬人民。哈卡區80%已滅,政府已決定全城搬遷。

緬甸總統登盛於731日宣布欽邦、若開邦、馬貴省、實皆省等四個行政區進入緊急狀態。緬甸政府也開始向國際求助。目前已有聯合國、周邊一些國家,以及緬甸國內各大小團體全國人民齊心參與救災。再者,各樣團體、機構購買糧食捐助災區,導致各種糧食大漲價,特別在最嚴重的給雷市,平日三萬一袋的米給二十萬也沒有得買,明年糧食將是很大的問題。

至今按政府資料指出,全國約有一百萬人民遭災,一百多人死亡,120萬英畝農地已毀滅。目前有些地方水已經退了些,可是接下來的重建工作將是極大的挑戰!求主憐憫這地!
























Monday, February 23, 2015

『我們只想回家!』 杰洋難民營Je Yang (中緬邊界)

『我們只想回家!』這是傑洋難民營的一位幼兒園老師說的。


            過年前我送學生到中緬邊界的難民營(學生的家人因逃難而離家到了難民營),我學生的弟婦是那裡的幼兒園老師,晚上全營禱告會後我們在家裡的火爐旁喝茶聊天,聊聊全營的狀況,並問道他們最需要什麼,那位老師只說了以上的回答:『我們只想回家!』我相信他簡單回答道出了全營難民的心聲!他們只想回家!


傑洋難民營位於緬甸北部克欽幫之東部,中緬邊界拉查小鎮郊外。由於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之戰爭,克欽邦東部一帶的村民都被迫離開家園逃難,於2011年逃到了中緬交界之溪水邊居住,目前約有八千戶人家。

傑洋難民營主要是克欽族,其中也有克欽獨立軍之親屬。在緬甸的克欽族主要是天主教徒及浸信會會友。營中有一間天主教教會、一間浸信教會,每天早晚有全營的禱告會。
人民沿著水邊居住,因此營裡遍地都是很大的石頭,人家門口就是巨石,因居住的土地稀少各樣資源有限,每戶人家僅得到12x12英尺的空間,住得非常擁擠。在醫療方面來說:營中已有醫院,有一些緬甸國內和幾個中國的志工在那裡服務。

在生活的需要上,有營裡的行政固定每月會分發給一戶人家6000緬幣(200NT)以及幾公斤白米。另外,人民主要靠一點飼養家畜、一點買賣為生,有些人離營過水到對岸中國的香蕉園做挑夫(挑香蕉下山),也有人到中國其它地方打工。因山高、石頭多不宜栽種,這給他們原本就以栽種為生的村民更大的挑戰。

在教育方面,營中有克欽浸信聯會婦女會開辦的幼兒園兩所,難民營行政開辦的一所小學,一所初中,每個班級的人數都很多,有些班級(同年級)加起來都約有三百人,共70多位老師、2000多位學生。



從以上的情況看起來這個難民營似乎基本需要都有了!但我問那裡的一位老師,問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他的回答是:『我們只想回家!』。我相信這句話道出了全營的心聲。但以我一個外來人看整個局勢來說,回去他們原來的家真不知是何時了!因為家園被毀,很多重要的戰略地帶已被軍人佔領成為軍營。故此,那位老師也說營裡的人都是過一天算一天!





新增說明文字

學校

這是每個月要分發給難民的糧食

浸信教會外觀

浸信教會的禱告室

浸信教會


浸信教會內部,用竹子搭起來的椅子

浸信教會內部,用竹子搭起來的椅子

天主教會外觀

天主教會裡面,席地而坐

幼兒園,放學回家咯!

幼兒園的孩子

幼兒園的孩子,放學回家了!

水那邊是中國地,這邊就是緬甸地的難民營


小朋友手牽手,放學回家咯!

有一點害羞,不好意思,嘻嘻!

這就更不好意思!


婦女聯會下的幼兒園

都是用竹子做的!

幼兒園的教室

留下一個紀念,我能夠做些什麼?

跟幾個可愛的小孩子






以愛傳承更新的教會——從馬太福音看教會

弟兄姐妹平安! 歡迎來到神的面前,一起來敬拜,一起學習神的話,一起讓我們的教會教會成為教會。 回到我們一直學習的問題:「教會是什麼?」、「教會應該是什麼?」、「教會在世上的目的又是什麼?」、「怎樣的特質才能讓教會像個教會」。這是我們教會一直在學習的真理,也是我們教會的使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