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緬甸華人.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緬甸華人. Show all posts
Tuesday, December 2, 2014
緬甸題材電視劇
《舞樂傳奇》The Legend of Dancing Price
大唐貞元十七年,即公元801年,驃國(今緬甸)國王雍羌為表友好,派遣其子悉利移城主舒南陀,率領一支樂團,不遠萬里趕赴唐朝首都長安,獻演其國樂舞,史稱『驃國獻樂』,白居易更為此做事一首名為《驃國樂》,本劇便是根據這段歷史改編而成。
Tuesday, April 22, 2014
Saturday, February 15, 2014
在緬甸丙武崙買房子 House For sale in Pyinoolwin, Myanmar
在緬甸丙武崙買房子 For sale in Pyinoolwin, Myanmar
အိမ-္ၿခံေ၇ာင္းမည္ ( ၆၀x ၈၀ေပ 1600သိန္း)
အသင့္ေန၇န္၊
အိမ္၂လံုး ပါ့သည္၊အလြန္သန့္၊ ေ၇မီးစံု၊ ကိုယ္တိုင္ေန၇န္ၾကီးၾကတ္ေဆာတ္လုတ္ထားသည္။
ျပင္ဦးလြင္
၇ကက(၈)
[ Side ( 8 ), Nila Road, Pyinoolwin ]ျပင္ဦးလြင္ ကားၾကီး၀င္းနွစ္ထပ္တိုတ္တန္း (၈၃၀သိန္၊ အေလ်ာအတင္းရွိ)
ျပင္ဦးလြင္ ကားၾကီး၀င္းေရွ့ ရွယ္ျပင္ျပီး (15x44 နွစ္ထပ္)Tuesday, October 15, 2013
滿羔榮村屬靈長輩 鄭雲生長老 安息主懷
滿羔榮村屬靈長輩
眠於:2013/10/9(丙武崙)
鄭氏發源于榮陽(北京)遷至雲南省龍陵縣平達周家寨落籍。第一代祖乃京北也,第一、二代祖過世之後,管理平達的蔣土舍惡霸,為要霸陵第二代祖母,倆代遺孀只好匆匆逃往灣泥河、邦邦棚,第一代老祖太即逝於灣泥河。第二代租傳下倆個兒子,之後南塞成立新寨,即有鄭、花、楊三姓居於此地。第四代租再遷至幫工,生下第五代倆位老祖,建蓋了兩棟樓,即上瓦房、下瓦房。
鄭雲生長老 榮歸添加,安息主懷
生於:1925/1/6眠於:2013/10/9(丙武崙)
鄭氏發源于榮陽(北京)遷至雲南省龍陵縣平達周家寨落籍。第一代祖乃京北也,第一、二代祖過世之後,管理平達的蔣土舍惡霸,為要霸陵第二代祖母,倆代遺孀只好匆匆逃往灣泥河、邦邦棚,第一代老祖太即逝於灣泥河。第二代租傳下倆個兒子,之後南塞成立新寨,即有鄭、花、楊三姓居於此地。第四代租再遷至幫工,生下第五代倆位老祖,建蓋了兩棟樓,即上瓦房、下瓦房。
鄭公系下瓦房支系而雖小支,第九代租帶著五子從幫工又遷到等谷山鄭家寨產草立寨。至此五弟兄中的老大老二老三相即去逝,苗裔中斷,唯存的老四老五迷信于老祖宗,以為老祖宗不看顧後裔,故此倆位老祖乃舉辦大齋,為求祖宗保佑子孫,當齋事作完不久,神經錯亂的二祖太一把火把全村燒為平地。
鄭公之父即十代祖,順成,鄭公出生於雲南省,龍陵縣,第三區,等谷山鄭家寨,母親周變弟鄭公排行老么,上有二兄二姐,公出生時父已七十歲,母已五十歲,父親于公之五歲時離逝世,母親至公二十多歲離開人世。
公之母親周氏聽到趙貴早傳福音,耶穌是孤兒寡婦的神,即刻接受了耶穌,周氏本纏足,嚼檳榔,相信耶穌之後,即把它戒掉,從此有了耶穌的生命,變成一個新造的人,郑公即于當時跟母親信了耶穌,此時郑公大約八歲。
鄭公在董忠昌牧師帶領了一些時日,每天都教讀聖經,背誦聖經,屬靈生命就這樣成長起來。
有一次在楊家廠過復活節,董忠昌牧師申述要本民自救、自傳,不能專賴外國宣教士,即呼召了幾位弟兄,要到昆明神學院裝備,可每人需繳學費四十大洋,鄭公無法激發,無法從學,當時只有宴大安牧師一人去昆明接受神學裝備。
鄭公無法完成心願,只有求神賜予一位同信仰而志同道合的配偶,不論第一胎是男是女都要奉獻於神。
一九三八年抗日戰爭,政府頒令國家有難人人有責,故此實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本村鄉長欺淩孤寡,硬把長兄征去當兵。之後有一位外國宣教士貝牧師在講道的代禱上,母親分享了他的難處,一些父母雙的家庭都能免役,為何寡婦之家庭沒有優待?反受逼迫,當時大家就為此事代禱交托神,之後貝牧師寫了秉上訴到中央,兩年後得到中央政府的諒解把長兄放回來奉養母親,照顧弟妹。
郑公于54年與配偶宴氏完婚,原本家道上有些懸殊,但岳母是一位虔誠的信徒,不但沒有攔阻,還成全了這樁婚事,新婚時兩人同心合意的再許下奉獻長子的心願。
56年中共大逼迫教會,要基督徒寫悔過書,很多信徒就在此放棄了信仰。鄭公因堅持信仰,被關押坐牢,放在高臺上批鬥,一直被繩索捆綁了三天三夜,才送到看守所,在看守所押了三四個月,飯沒吃飽,每天還有拖大石頭蓋一間大禮堂。
之後判刑公等十人,為公一人是基督徒,刑期亦最重,判了十年刑,其他宗教最多判三至五年,早上宣判完畢馬上就是兩人一幅腳鐐。被送到保山十三區水銀廠,五十六號大尖頭最遠的礦场,犯人每天工作定為八小時,同對人每人每小時背一次,每趟背二十公斤礦,鄭公在規定之外每小時加上一次,是為每小時兩趟,而且每次背九十公斤,每到夜晚都有檢討會,鄭公因為勞動改造有功,被選為四級優待工,每月發放四元人民幣,判定十年的工作,在鄭公辛勞服役之下一年內完全服完,即由無罪教育釋放,十年刑期一年服完。長子發亮也在入獄後三個月誕生,鄭公身在獄中,時刻警醒禱告,靠著主加給的力量和看顧保守,在短期間就能出獄,一切的榮耀都歸於神。
主說:『若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給他打;若有人強迫你走一裏路,你就陪他走二裏路。若有人要你的裏依,就連外衣也給他。』又說:『無論做什麼事,不是給人做,像是給主做。』
鄭公在獄中的表現1就是在神的話語賜下的能力度過,整村被勞改的四人,三人都死在勞改隊,唯一基督徒的鄭公得生還。
獲釋後,政府又給了鄭公一個難題,鄭公要如何回報政府的寬待,鄭公自願留下當職工,恢復了自由,而每月還有二十一元人民幣,扣去伙食費十一元,尚能積下十元,這又在了半年,方能請假回家。
宴大安牧師畢業後,到處傳福音,栽培信徒,被中共抓進監牢兩年半,換了三間監牢,之後無罪釋放,宴牧師被釋放後仍然到處傳福音,有消息又要遞補他,故此宴牧師孤身逃往緬甸果敢,半年後鄭公也逃至果敢金盤荷花塘,兩人各自搭建起茅屋土房,方回國內接家眷,亞伯拉罕每到之處都先築祭壇。宴牧師和鄭公亦在住地即刻建蓋教堂,起初建的只能容納五六十人,一年後國內的基督徒不斷的逃至果敢。果敢當地的華人沒有一個是基督徒的,此時當地民族常被鬼附身,當時的宴牧師在趕鬼的事奉上大有能力,大大被主使用、為主發光,陸陸續續的有人歸信了主,因著人數的激增,第二年重建為可容納三百人的教堂,這是公等附屬在傈僳民族教會下建立起果敢華人第一間教會,當時鄭公被選為教會執事之一,為教會獻上一生,直到如今。
每年春節,宴大安牧師及鄭公等一些教會熱心人士,大家湊錢,湊米或肉食。一個正月都在外佈道,地區廣闊,主要於崇干,慕泰,金杯,大樑子一代村莊,在荷花塘居住的十二年中,傳福音帶領歸主的大約有三百多戶。
龍塘戶有位千總的太太,丈夫死去十四年,沒有一個晚上睡得安寧,當時鄭公等一行佈道至此,千總太太要求宴牧師為他禱告,如果當晚能安然入睡,他即要接受耶穌,禱告之後當晚果然安然入睡,天一亮就跑到宴牧師面前決志信主,神的大能就在果敢區彰顯了他的榮耀。
龍塘地有很多人歸主,宴牧師派了兩位弟兄宴大邦,張文富去帶領此地信徒。
當地有個流氓李應發,因賭欠債偷了人家之騎駱,不能居住,乃逃至泰緬邊界,燒殺搶掠,召集了數個同黨,荷搶回裏,即把宴大邦,張文福兩位弟兄捆綁,威脅二人,教會的弟兄姐妹齊心合力的切切為二人禱告,因為聖經說:若是神不許可一根頭髮都不會掉在地上,兩人得到上帝的保守。之後李應發繼續作惡,被政府軍槍殺。又應驗了聖經的話,神說:『伸冤在我。』
1941年鄭公十五歲,日軍從緬甸入雲南,日軍的暴虐,生活的艱難,日夜忙於躲避日軍,耽於工作,就連食鹽也曾中斷過三天。日軍燒殺搶掠,家中日用之物完全洗竊一空,燒炒之具一無所有,工作改在夜晚。
當時的常治啟組織了遊擊隊,反而更加重了百姓的重擔,日軍過後是遊擊隊的騷擾恐嚇。遊擊隊去了又是日軍的打擊,真是民不聊生,人們過著水深火熱痛不聊生的生活,直到抗戰勝利後方有三年平靜日子。
1945年日軍投降後,政府軍還來不及恢復地方程式的維護。此時出現了一散兵遊勇,名叫長官部,到處搗亂,某日到鄭公之村莊強征民序,征了鄭公及另一位村友。把鄭公吊了數分鐘,強被重擔,另有村中的二匹馬亦被徵用,連背帶駄出發了一整天,靠近鷺江當夜露宿江旁,天尚未亮郑公等二人先放了馬,再背上鞍子追上馬匹一跑逃歸。
1945年日軍投降後,稍稍過了三年的安靜日子,1950年雲南自由釋放,政府大征糧。五六月剛剛到,地方征糧,此時已是糧將用盡之時,青黃不接,此時大家唯有到緬甸,猛勃賣棉花駄至村中充糧交稅。
1950年解放期間,鄭公流鼻血三日三夜不停,鄭公迫切禱告,之後用麝香噴入鼻孔,神醫治了鄭公的疾病,這是鄭公最不能忘懷的神跡。在之後到了果敢,又患上了肚痛病,醫藥無方效,多年後在滿羔榮某日吃了一餐狗肉,之後大吐一頓,吐出了許多血塊,至此得到了痊癒,這亦是鄭公永銘在心的神跡。
1952年李民將軍在緬甸大猛撒第二期集訓,鄭公被騙派至機炮隊二中隊當學員,期間增修猛撒機場400咪鄭公親歷其境,之期孤軍被緬軍攻打,公等亦上場作戰。當時戰況緊急,危險之極,先失三陣地,反攻收復,但孤軍已傷亡慘重。之後緬政府向聯合國申訴,在聯合國施加壓力之下,部分精壯撤回臺灣,小部分仍留下遊擊戰。公等在没仍何期望之下四人相約逃亡故里,從家鄉至猛撒來時費時三月餘,此時沒名沒錢沒身份證,就更用了半年多的時間,言語不通、不識地理、不識環境,回程更加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艱辛。專逃山野小路行走,途中曾一度遇到另一支遊擊隊,又逼參加了幾個月,二次再逃,一路跋山涉水,間關困難,時饑時餓。不識地理語言之故,只走人煙稀少之地,沿途唯靠竹筍樹皮充饑,曾經一連三天中斷過食物,拔過千山射過萬水,風險重重,久經輾轉,終於在神的帶領下平安歸家。
鄭公1957年遷至果敢58年緬政府通令果敢土司金地發給緬甸國民身份證,感謝神!公等一家也於此時入緬甸國籍,至此落戶于荷花塘,十一年相安無事的度過。
不久鉦康李泰興土匪大頭子,集合一些嘍囉到處燒殺搶掠,民不聊生,百姓又一次過著驚恐不定的日子洗竊一空。
1969年農曆二月初九從荷花塘再次逃遷,至二月二十日逃至滾弄。因為緬共侭占、暴虐施政,全村73匹牲口被沒收,家產被炒,至此已沒仍何掛慮,全村於夜幕之下逃遷,此前郑公把家中的糧食、大米、肉食,先搬離運至距離村子步行一天多路的公展寄望於守駐此地,無奈此地之物也在緬共攻打公展失守,郑公之一切之需亦被淪為緬共之物,此時此地才真的一物所掛,三個月之後始完全擺脫了緬共的勢力範圍。
從滾弄遷至滿羔榮村用時一月,在滾弄停留了20天,感謝神,遷至滿羔榮之後雖然初時環境困難,可一日三餐從不斷,落戶此地,蒙神保守賜福,不久就步入正況,當時亦蒙政府和果敢人民主席羅新漢的部分資助,度過了最艱巨的日子。
初至之年象海一帶,被瘟疫侭犯,死傷無數,滿羔榮村乃死二人,當時正值秋收,初至之民沒田地可耕,剛好此時受雇于原住民收割莊稼,度過了最初到達的第一年難關。
滿羔榮村十之八九是基督徒,第一年公等十一家合併買了一盤磨,吃的是玉米雜糧,所以每天早晨誰家起得早,即先得磨玉米煮飯,不然即要落後出工。
第二年兩三家就有一盤,第四年就每家都有屬於自己的了,不再需要搶著磨玉米做飯了,當時羅新漢的自衛隊上山,漢族失去了靠山,原居民落井下石,欺壓這群遠到而來的華人。
這時的佛教亦施壓力於基督徒,強逼捐獻於佛教,參加佛教的團體活動,不許賣田地于初到的華人,亦不許開墾。
此時此地的滿羔榮村,亦非若比。村中柏油路與公路交彙,交通、電訊方便,農用拖拉機、機車,平均每戶都有。大貨車亦有一二輛.可謂已是發展中的農村了。
村民生活自由、交通便利,生活穩定、房屋整齊,當年先輩到此堅持自己的信仰,經歷了多少的磨難。現狀的滿羔榮村一切都是神的賜福與保守,村民安居樂業,就像約伯那樣一切都得到了雙倍的祝福。
滿羔榮村第一位奉獻讀神學的是夏雲相牧師,畢業後在泰國事奉,第二位即公之長子,發亮傳道,畢業後回到滿羔榮母會事奉,把旧有的教堂重建,調整長執會,尤其婦女會更為復興。教會的青年團契因著發亮傳道的帶領亦大大提升了青年的事奉熱心,每逢佳節佈道,青年們踴躍的參與事奉。
使得教會的各部門都凝結起來,也把真光教會學校之教室建立起來。初任校長亦是發亮傳道,這也是他志同道合的同工配偶的相扑,在短暫的四年內完成了他們夫婦對滿羔榮的負擔和異象。
1971年鄭公隨從馬幫队從臘戌至大其力美賽一帶,當時每馱駄運費只有一千塊緬幣,來回需費時四個月。當時的大其力美賽一帶尚未出現兩樓之房屋,今日的此地亦是車水馬龍,遠非若比。
1982年于臘戌華人教會開辦的緬華聖經學院,發亮傳道和宴大安牧師創辦的。兩位亦即是主要負責的教員,因著發亮傳道的忠心火熱的事奉榜樣,導致滿羔榮村的青年一個個繼續不斷也投入學院裝備,給主使用,自傳會的進入臘戌亦是發亮傳道接觸接洽。首先支持滿羔榮真光學校,接著是臘戌的聖光學校,一直是發亮傳道在聯繫,當發亮傳道達新加坡升造時將這聯絡任務轉移査慧珍姐妹。
發亮傳道於1990年低新加坡就讀神學學士,畢業前夕患上血癌,被主接去,畢業照都已照好了,只差兩天即兩年的學士畢業典禮。
鄭公與愛子發亮傳道最後一面是在泰國美賽第一次開三福會時,此後神人相隔,主說:『一粒麥子不落在泥土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能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節)。
當時緬甸的基督徒好像在世界不被人所知,直到發亮傳道榮歸天家後,一些愛主的人士方見到這片禾場,一批批國外的短宣隊始進入緬甸宣教、培训。
發亮傳道生前的異象和負擔是要在緬北一帶開辦學生中心和福音戒毒的工作,他的遺孀帶著二男一女,在丙吾倫開拓建立起今日的發亮之家學生中心,完成了他們的心願和負擔。
今天鄭公已深深感到神垂聽了應允了他的禱告超過他所求所想的,長子發亮傳道早歸天家。長媳杜美華牧師直到如今還在忠心事奉,建立了發亮之家的兒童事工,二女兒發煥夫婦亦在金三角一帶開荒置堂在多個崗位上執工。三女兒夫婦,在丙吾倫牧養,小女兒夫婦亦在參與聖工事奉,二熄三媳也在教會當予重任。大女兒夫婦亦參與事奉工作,唯有兩個兒子有些不足之處,求神憐憫。長孫媳已牧養教會,長孫女夫婦神學畢業赴台升造,如今已於道學碩士畢業。
鄭公現年86歲,膝下三男四女,全職事奉者有三對夫婦。感謝神的揀選,求神繼續使用公之兒孫,為主獻上一切。詩33:12節:神說『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他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
幼女一家在泰國清萊參與靈糧堂服事,二女一家在大其力開拓一系列宣教事工,今年來曾自丙吾倫、大其力、泰國來往,往返多次見到兒女光明磊落的做人做事,以兒女走正路為榮,享受兒孫孝道之福。
鄭公晚年分享天倫樂。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以愛傳承更新的教會——從馬太福音看教會
弟兄姐妹平安! 歡迎來到神的面前,一起來敬拜,一起學習神的話,一起讓我們的教會教會成為教會。 回到我們一直學習的問題:「教會是什麼?」、「教會應該是什麼?」、「教會在世上的目的又是什麼?」、「怎樣的特質才能讓教會像個教會」。這是我們教會一直在學習的真理,也是我們教會的使命。作...
-
創立簡史 鄭發亮傳道的遺愿 鄭發亮傳道夫婦與女兒鄭霈霖 [ 發亮 ] 二字是一位傳道人的 名字,即鄭發亮傳道(杜美華牧師 的先夫)。他因小時逃難住在偏僻 貧窮的鄉村,因家庭清寒、村裏沒 有學校、飽經失學的痛苦,深知貧 苦失學的傷...
-
緬甸華人教會主要分為『華福上緬甸區』、『華福下緬甸區』以及不在以上兩者之內的教會組織,還有今年(2012/04/24-26)開始由22緬甸東部華人教會連接成形的『緬甸東部華人教會聯合會』。 (緬甸華人,一下簡稱:緬華) 緬華教會:約200間(包括佈道所) 緬華信徒:約1...
-
世紀頌讚目錄: 目錄: 1 來啊!讓我們在上主面前敬拜 2 快樂頌 Joyful, Joyful, We Adore Thee 3 你要極力揚聲 4 擁戴他為王 Crown Him King of Kings 5 無可比擬的神 6 袮真偉大 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