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宣教機構.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宣教機構. Show all posts

Sunday, June 28, 2020

成為宣教的教會——從安提阿教會學習

Crit ott 說:「沒有宣教的教會不是教會,沒有教會的宣教也不是聖經中的宣教」。John Stott 對教會也有這樣的定義:「教會就是被上帝從世界中選召出來,並被差往世界的群體。」
可見教會與宣教分不開的,宣教也可以說是教會的本質,教會的出現、教會的存在,以及教會延續下去的理由就是宣教。因此,今天我們要從聖經來學習這樣一個宣教的教會。
今天我要與大家一起來分享的題目是:「成為宣教的教會」。最早以教會組織開始做宣教事工的教會是使徒行傳中的「安提阿教會」。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段聖經,使徒行傳1119-30131-3。這兩經文都在講一個教會:「安提阿教會,她是建立在安提阿城裡的,我們還沒有看安提阿教會是怎麼的一個教會之前,我們先來看安提阿城是怎樣的一座城。

一、安提阿城的背景
安提阿城市當時羅馬帝國的第三大城市,人口大約有30萬人,以地理位置來說他在地中海東岸邊,裡耶路撒冷大概500公里,她也是連接歐非各地的中轉站,因此這座城是極為重要的經濟和交通的城市,是國際商業中心是國際都會。因此那裡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人,猶太人也不少。雖然那城市裡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但他們有通用的語言就是希臘語,就像我們在緬甸瓦城,雖然來自不同地方和不同種族,但我們有全國通用的「緬語可以溝通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安提阿教會的建立:

二、          安提阿教會的建立——V19-24
安提阿教會是誰建立的,經文沒有清楚告訴我們是誰,只知道他們從哪裡來!
聖經說他們是從居比路古利奈來的,他們是為什麼來的呢?聖經說19節說:『那時司提反的事遭遇患難四散的門徒,…..』就是司提反為主殉道後很多門徒都各自跑到不同的地方,有些跑到腓尼基、有居比路,有些人就跑到這座安提阿來。20節說,其中有些人到了安提阿之後也向講希臘語的人和非猶太人傳福音,而且因為主與他們同在,信主的人就越來越多。
在當中就有很多是來自不同地方的外邦人,同時也有講希臘話的猶太人。無論什麼人,他們都有一個優勢就是會講希臘話。所以這間教會也就成了第一間有外邦人組成的教會。
在安提阿信主的越來越多的消息就傳到耶路撒冷的教會,耶路撒冷教會的領導們就派一個名叫巴拿巴的人去帶領他們、牧羊和教導他們。(22-24
所以,這間教會到底是誰開始建立的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的是一群愛主的弟兄姐妹傳福音而歸信後建立因此我們看到:傳福音不是限定於某種職分的人,每個基督徒都是傳道人,『傳道人』以名詞來說是一種職分,這是基督徒裡部分的人,而以行動來說每個基督徒都是傳道的人,每個基督徒也都有這個職責。
另外,我們也看到這裡的會友是有講希臘語的猶太人,和外邦人組成的。總之:建立外邦人為主的開創性這麼偉大的事情,卻是有普通到連名字都沒有被記載的人們所建造。偉大的事普通的人做起,這也是神做事奧妙的方式之一

三、            安提阿教會的成長
安提阿教會被建立起來之後,迅速的成長,耶路撒冷就派了巴拿巴過來牧養他們,聖經對拿巴的描述是:他是一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這是作為一個領導很重要的特質,同時也是我們每個基督徒效法的榜樣。
我們看到阿提啊教會漸漸成長,我們從聖經裡看到他們成長的幾個表現:
l  人數上的成長——有許多人歸服主v2124
經文21「主的手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多起來。」
V24….於是許多人歸了主。」
l  建立團隊事奉——保羅的加入V25
巴拿巴事奉一段時間後到大數去找保羅加入,使得事工更加迅速發展,會友在真理上得到極大的裝備。
在此看到巴拿巴的的格局,他懂得接納別人的長處,願意與有能力的人建立團隊一起值得效法的成熟表現,如果我們不能與目前的人配搭建立團隊,那就更不可能像巴拿巴一樣邀請比自己的人一起同工。不僅是巴拿巴心胸寬廣,同時也看到安提阿教會的謙卑和順服,他們沒有對領導決定有意見,當他們謙卑順服的時候他們就一起蒙福。
l  接受神話語的教導
一個小孩的成長絕對小不了食物,同時一個基督徒要成長,絕對小不了學習神的話語,因此我們要無論是什麼樣年齡的人,信主多久,我們必須不斷謙卑接受神的話語。阿提阿教會也因謙卑領受牧者的教導,他們在真道上也就越來越成長。
l  生活有基督的樣式26b
聖經告訴:「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開始的。」這是外邦人給的名號,為什麼稱他們為基督徒呢?因為他們的生活以及價值觀都像耶穌,似是跟隨耶穌的人,因此稱為「基督徒」。這就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態度被人看見有耶穌的樣子,這是美好的見證與榜樣。
l  順從聖靈的帶領——
兩段聖經中記載他們順從聖靈的引導:
一是在賙濟耶路撒冷的事上1127-20
二是在差派保羅和巴拿巴的事上13:1-3
l  蒙恩之後施恩——耶路撒冷的捐獻V27-30
安提阿教會是因為耶路撒冷教會的關心,得到巴拿巴的牧羊,他們從會得到恩典,這時候知道母會耶路撒冷將會有飢荒[1],他們就開始籌劃怎樣去幫助教會,也是一間懂得感恩的教會,同時也是在他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因此,他們按個人的能力去給予奉獻,之後親自有巴拿巴和保羅帶去。

四、          安提阿教會的擴展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安提阿教會的擴展,這也他們的成長,我們從兩方面來看:
跨越民族的界限
因為司提反被殺,基督徒被逼迫之後跑到各地的人,他們有傳福音,可是他們只把福音傳給他們自己的民族猶太人,猶太人認為唯有他們是最最貴的,是上帝所愛的,對外邦人是鄙視的。你看聖經說:他們不向別人傳,只向猶太人傳,可是後來安提阿的基督徒不僅是向他們猶太人講,聖經說『也向希臘人講。』這是一種了不起的跨越,這也是神的心意。因為大使命裡說你要使『萬民』,故此,每個種族應該聽到上帝的好消息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的民族文化裡。
在一點上我們緬甸教會需要學習去突破,緬甸有很多種族,教會的名稱都會掛上什麼什麼民族教會如:『傈僳族浸信教會』、『克勤族基督教會』或『華人衛理公會』,在這樣民族多元的國家這樣分民族性的教會是沒錯,可是我們應該胸懷整個緬甸族群,因為神的心意是『萬族、萬民』
安提阿當時的時候是希臘語普遍的世界,每個人都會講希臘語,他們藉機會把福音也給非猶太的族群,同樣的我們在緬甸,我們也許不是緬甸人,但我們都在緬甸受緬甸教育,我們都會用緬語溝通,這是上帝給我們的很大優勢,你看很多國外的宣教士,他們都花很多的時間和金錢來學習,為的就是要能夠在這裡做緬甸福音工作,我們已經是會緬語而且了解緬甸文化,我們為什麼沒有好好運用這個機會呢?或者我們還是像早期的猶太基督徒,僅陷入在自己民族優越的框框裡面呢?
讓我們再看他們更厲害的地方:

成為宣教的教會 131-3
保羅和巴拿巴在安提阿教會一段時間之後,使徒行傳131-3記載當教會牧者們禁食的時候有聖靈的感動,要派保羅和巴拿巴出去,去做上帝呼召他們要他們做的工,V3:『於是他們禁食禱告為兩人按手,就派他們去了這有安提阿教會差派出去的宣教士從此擴展福音影響了整個世界,他們的影響從一下三張圖中可清楚看得見。
教會差派兩位

他們帶領門徒

成為宣教團隊,繼續不斷的發展

結論:
l  默默無聞的人成就了大事,因此在領人歸主的事上,不要說我只是一個平信徒,你要知道安提阿這樣的一個宣教先鋒教會就是有一些很普通的人所建立的。
l  一間教會的成長是少不了學習神的話、順服聖靈的帶領和團隊的事奉,阿提阿教會成為我們很好的榜樣。
l  宣教與教會的年齡和能力不是有絕對的關係,我們聽到很多人說我們教會還年輕或能力不足於做宣教!宣教從來不是要達到某個程度時才能開始的,只要我們有這樣的心志,以信心走下去,上帝就會為我們開約旦河,使紅海分開普通的人成就偉大的事!
l  上帝把可以走偏緬甸語言能力給我們,我們要運用這個機會,走出我們民族文化的框框,放眼整個緬甸141個族群,141個族群都是我們的福音對象。
我們也要學習像安提阿教會一樣,不僅是派錢過去,也派禱告過去,同時我們也要派人過去。我們不僅是釣魚的,我們教會要成訓練釣魚的人,不僅要成為訓練釣魚的人,也要成為差派去訓練釣魚人的教會。


[1] 根據史學家約瑟夫的記載,在革老丟年間Claudius AD 41 - 44),巴勒斯坦的確發生了一場大饑荒最嚴重的時候在諸侯45年。

Monday, October 26, 2015

新神緬甸千里行——新加坡神學院華文部緬甸校友會

緬甸新加坡神學院華文部校友會今天結束。此次乃歷史性時刻!
有新神院長、教務主任、副教務主任三位的來到,可見院方非常重視此行和緬甸校友。
新神校友遍及緬甸東西南北,華人福音事工界重要領袖皆屬新神校友,此次聚會大家聚集,這是奇蹟。

培靈主題有:

【禱告】、【捨己】、【征戰】——沈立德院長

談論的專題有:

【聯繫基督的舊約講道】—— 李志秋博士
【領袖栽培、領袖接棒】—— 謝木水博士
增加的專題:
【與青少年追尋四個夢】—— 謝木水博士
【整全讀經法】—— 李志秋博士
(緬甸期待更多這樣神學性的講座)
全體緬甸新神華文部校友合影

沈院長勉勵

謝木水博士介紹學院

李志秋博士帶領敬拜

緬北聖經學院招待全體師生午餐
















Monday, February 24, 2014

高曼牧師 Charles Gowman

高曼牧師是一位美國人,因為在家中排行第六,所以本地傈僳族都稱他為六哥,他剛到木城坡教會時(Muchengpo village ),是來接手范牧師的工作。
木城坡教會建於1921年底,是富能仁牧師的同工范牧師建立的,後來因范牧師回國,傳教工作就落在了高曼牧師的身上。高曼牧師就在這裡開始培訓傳道人員,還派人前往緬甸的果敢地區和福音山一帶(今臨滄市耿馬縣內)傳福音,並於1922年建立了福音山教會。1923年高曼牧師有差了四位傳道人到怒江一帶傳福音,1927年建立了怒江州第一個基督教會——麻梨平教會(怒江州瀘水縣內)。傳道人繼續北上,於1930年有建立了怒江州第二個教會——里吾底教會(今怒江州福貢縣內)。同年高曼牧師因病醫治無效去世,傈僳族信徒們非常悲痛,他們把高曼牧師的遺體葬在木城坡教堂旁邊,以紀念他。
高曼牧師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是為拯救靈魂而奮鬥的一生,他寶貴的生命最終獻給了主的事業,他的這種獻身精神將永遠鼓勵着神的兒女們,使天國的福音不斷得到擴展。



其它相關文章

傈僳使徒富能仁
傈僳文字發源地:木城坡

傈僳聖經五十週年慶 Lisu Bible Jubilee & Study Bible Dedication


Friday, February 14, 2014

傈僳文字發源地:木城坡 MuChengPo

木城坡概況

五個村委會中,木城坡村委會是傈僳族聚集村,在70-80年代被命名為傈僳族自治鄉(小鄉時期)。
木城坡的傈僳小孩
木城坡村北與風平鎮平河村相鄰、東於龍陵縣木城鄉丫口村委會相鄰、西與賽崗村委會相鄰、南與芒丙村委會相鄰,全村總面積51.15平方公里,地勢起伏較大,最高海拔2150米、最低海拔650米,全村平均海拔為1400米。
木城坡村下轄7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400戶、1795人,木城坡村委會距鄉政府駐地小街23公里,主要居住着漢族和傈僳族,傈僳族人口有583人,佔全村總人口的32.6%,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000萬元,人均收入3882元。
木城坡村委會共有6個活動場所,其中有3個標準黨員文化活動室(村委會、木城坡、李子坪)多年來,傈僳族人民在鄉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評借自己的雙手,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糧食產量逐年增加。
木城坡的餐桌之上
如今,中山鄉木城坡的傈僳族地區已建立了茶葉、堅果、核桃、草果、油茶等農業產業,同時還積極向外輸出傈僳人才,交通通訊事業有了較大改善,移動通訊網絡四通八達,大大增強了木城坡傈僳族同各兄弟民族間的聯繫。
當地各項事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培養出了自己的大學生、教師、醫生,極大地改變和提高了人們的健康水平,為國家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木城坡Google 地圖:


木城坡的家園

木城坡的人民


這些竹子做的架子是要來種植菇的

過年過節就是這樣吃的


木城坡的傈僳基督教堂

Saturday, June 8, 2013

Outstanding Pastors in Tedim Chin Province (Chin state, MYANMAR)

Chin State, MYANMAR
  1. Sia Cin Pau
  2. Sia Go Za Kham
  3. Sia Kap Ling
  4. Sia Kam Khaw Thang
  5. Sia Kham Za Mang
  6. Sia Khual Do
  7. Sia Khup Khen Thang
  8. Siama Luan Za Cing
  9. Sia Lun Cung Nung
  10. Sia Mang Khaw Pau
  11. Sia Neng Khaw Gin
  12. Siama Niiang Khan Ciin
  13. Sia Rual Hmung
  14. Sia Thawng Kam
  15. Sia Thawng Khaw Nang
  16. Sia Thuam Khan Do
  17. Sia Tun Za Lang
  18. Sia Vial Khaw Hau
  19. Sia Vung Khen Lian
  20. Sia Zam Khaw Lian


Monday, June 3, 2013

發亮之家

創立簡史

鄭發亮傳道的遺愿

鄭發亮傳道夫婦與女兒鄭霈霖
          [ 發亮 ]二字是一位傳道人的名字,即鄭發亮傳道(杜美華牧師的先夫)。他因小時逃難住在偏僻貧窮的鄉村,因家庭清寒、村裏沒有學校、飽經失學的痛苦,深知貧苦失學的傷痛。幸得一親人幫助能到城市就讀,才完成了中學的教育,這教育成了他進神學院裝備的基礎。
          從此他便有心要成為貧窮失學者的朋友,願意在屬靈上學業上成為他們的幫助,發亮神學畢業後就與他舅父晏大安牧師一起開創緬華聖經學院,也一直留在緬華聖經學院服侍,也因當時傳道人的缺乏還需身兼數職。而他的妻子杜美華牧師因滿羔榮教會的事奉放不下,所以遲遲未能實現他的異象。

杜美華牧師的異象

          杜牧師因自幼喪父,幸得母親辛苦培育而成長,深知孤兒的心酸苦辣。又因見到許多孤兒的淒情因此受感願意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
          
       其次是因她看到許多青少年,願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主、服事主, 只因屬靈上、學歷上、尚未達到院方的要求。因此他願在屬靈上和學業上成為他們幫助, 讓他們能完成基本的學業,進入神學院受裝備、服事主。
正在寫字的孩子

          到了1991年鄭發亮傳道因緬北神學教育的需要,到新加坡神學院進修,隨后有師母帶着女兒到新加坡陪讀。誰知發亮傳道於1992年安息主懷,留下一個未完成的異象。然而杜美華牧師經過禱告等待,1998 31日憑信心開創了一所孤兒院,為了紀念她先夫鄭發亮傳道,起名為[發亮之家]
       
杜牧師這樣寫著:
我的主 是你開了我的眼,
             使我見到孤兒的凄情,看到獻身者的流失!
我的主 是你開了我的耳,
             叫我聽到貧窮失學者的哀聲!
     你叫我  心中受感,
                不為他們尋找居所,就沒有安寧!
     你叫我  充滿同情,
                不給他們溫飽、教育就難以沉眠!

發亮之家現況:

(一)同學:

    目前有五十位同學,十五年來很多孩子在此成長,也在此被建立。有的孩子獻身讀神學,有的神學畢業後回發亮之家服事。也有去開荒教會的,現在仍有兩位同學在泰國伯特利接受裝備。

(二)同工:

    目前共有二十位同工,九位在發亮之家服事七位在宣教工場服事,四位在台灣各神學院進修碩士,畢業後將回來參與服事。

(三)門徒訓練中心:

    此中心於201272日成立並開始上課。
    宗旨是訓練具備學識、靈命,事奉能力的基督工人,使他們傳福音,訓練門徒並建立教會。

(四)教育事工:

近幾年來有台灣浸信會懷恩堂和台灣基督精兵協會每年一次幫忙培訓我們的孩子。因此孩子們各方面都被裝備,但我們不忘記把這恩典分給有需要的人所以我們每年都會帶領孩子們到有需要的地方開福音營,這兩年也負責華福上緬甸區一年一次所開辦的兒童福音營。效果良好,深得各教會肯定。 

(五)宣教事工

十五年來我們不忘記那從天上來的異像,就是『培育人才,廣傳福音,建立教會』,因此每年至少一次帶領孩子們到偏遠的鄉村佈道,讓孩子們學習神的恩典要『白白得來也要白白捨去』。隨著宣教事工的發展,於二零零五年成立了宣教部,目前宣部屬下有以下工場:
1.         恩典之家:
位於緬北臘戌市,現在有兩位全職同工,二十二位孩子,房子是租的,不只地皮窄小,房租費又貴,而且今年十一月底需要搬遷。但感謝主祂知道我們的需要,帶領馬來西亞新山真理長老教會於去年來買給一塊地皮。今年七月又帶領曼谷心聯堂幾位差會前任主席及幾位弟兄姐妹前來探訪,看見恩典之家需要建宿舍和禮拜堂。所奉獻了可建禮拜堂的費用。現在正準備建堂。
2.         孟約佈道所:
位於緬北一個華人村子(距離臘戌2小時車程)全村將近五百戶華人。教會有發展的希望。這佈道所是發亮之家的孩子楊家明傳道神學畢業後,於二零零四年五月去開荒的,目前已有三十多人聚會。今年初已買了一塊教會地皮,等待建堂。
3.         怒江教會:
位於緬北一個華人村子,距離腊戌一個半小時車程,全村六百多戶華人,還有一間八百多人的學校,教會有發展的希望。
目前有兩位全職同工,還有從台灣來的兩位宣教士。主日聚會差不多八十人。有重建禮拜堂的計劃。
4.         以琳浸信會:
位於眉苗市,於20103月成立,目前有兩位全職同工,有50多會友,目前的聚會處是租的,盼望很快買到教會地。
5.         錫安教會:
位於眉苗市,於20127月成立,由發亮之家教牧同工共同牧養,在發亮之家禮堂聚會,聚會人數80多。

      回顧15年的歲月,雖有許多困難但如今已看到了成果,這證明順服就必蒙福。順服不代表會一帆風順。但順服必定會蒙福。

代禱事項:

一.  發亮之家需蓋一間兩層的宿舍:
樓上作神學神宿舍、樓下作同工宿舍,因報名的神學生越來越多,但因宿舍不夠,所以無法接受。
二.  發亮之家需要一台福音車:
接送外國客人及外出事奉使用。因目前只有一台車,不夠使用,這車子也很舊了,不適合出門。
三.  發亮之家分院恩典之家正在建宿舍和禮拜堂,十一月將搬進新宿舍。
四.  以琳教會需購買教會地皮:因目前是租的。
五.  盟約教會需建堂:目前是租的,已買了教會地皮,需要建堂。
六.  怒江需要重建禮拜堂:

照片集:

初創時期同工同學1998
新買到時的地皮之舊房子(現址)
如今發亮之家
發亮之家同工
2013年華福上緬甸區聯合進修會,帶領兒童
青年領袖訓練

發亮之家十週年感恩特刊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2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3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4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5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6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7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8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9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10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11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12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13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14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15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16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17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18


發亮之家十週年特刊Page 19













以愛傳承更新的教會——從馬太福音看教會

弟兄姐妹平安! 歡迎來到神的面前,一起來敬拜,一起學習神的話,一起讓我們的教會教會成為教會。 回到我們一直學習的問題:「教會是什麼?」、「教會應該是什麼?」、「教會在世上的目的又是什麼?」、「怎樣的特質才能讓教會像個教會」。這是我們教會一直在學習的真理,也是我們教會的使命。作...